4月10日下午,防灾科技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、学院学生党支部组成志愿者队伍前往燕郊中学开展"生命至上、安全同行"主题防震避险逃生演练。

志愿者讲解逃生知识

志愿者带领学生撤离
演练启动前,学院成立专项工作组,结合校园建筑布局特点制定"三阶段疏散预案",涵盖应急避险、快速撤离、安全集结三个核心环节。青年志愿者协会成员深入班级开展"防震知识小课堂",通过动画演示、情景模拟等形式,重点讲解"黄金三角避险法""次生灾害防范"等实用技能。疏散演练正式开始后,各班学生迅速采取"伏地、遮挡、手抓牢"标准避险姿势,按疏散指令和预设路线有序撤离,志愿者与教职工全程指导,疏散过程衔接紧密,高效完成疏散要求。

心肺复苏互动
疏散集结后,学校陆地救援队向全体师生示范心肺复苏标准操作,并互动纠正按压姿势,随后通过优化撤离路线、增设分流引导员,完成第二轮疏散演练,疏散速度和队列规范度显著提高。

全体演练人员合影
多年来,学校一直承担燕郊中学的防震和防火疏散演练任务,充分提高了中学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,使学生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、自救互救技能,提升紧急疏散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,切实实现中学校园安防联动机制提高,"防范胜于救灾"的安全理念进一步深化,活动得到学校领导和老师一致好评,充分发挥了学校立足行业,服务地方的作用,为创建平安校园提供坚实保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