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引导地学青年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,扎实做好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与成果转化工作,进一步提升实践项目质量与育人实效,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近期举行2025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结项答辩。学院联合党委书记陈灏杰、辅导员黄骥超出席答辩会担任评委,各实践团队成员及学院部分学生代表共同参与。
本次社会实践项目主要包括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助力乡村振兴2个类别共10支团队。答辩过程中,团队成员通过PPT的形式展示了假期实践活动的情况,并对实践成果与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做出了总结。

有的团队聚焦乡村防灾能力建设,深入山区村落排查地质灾害隐患,为当地村民绘制灾害风险地图并提出防范建议;有的团队走进社区开展防灾知识宣讲,通过情景模拟、案例分析等方式,向居民普及地震、洪水、火灾等灾害的逃生技巧和自救方法;还有的团队前往受灾地区,调研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经验与问题,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。还有的团队进入乡村,询问村民乡村的变化以及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实施带来的变化和好处,村民一致对乡村振兴计划表示支持与感谢。

参与答辩的学生表示,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,深刻认识到防灾救灾工作和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。未来将把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,积极传播防灾知识和乡村振兴计划,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参与防灾救灾工作,并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。

答辩环节后,评委老师对每支团队的表现进行细致点评。陈灏杰书记从实践项目的社会价值与育人意义出发,强调要进一步强化实践与专业特色的结合度;黄骥超老师则针对项目实施细节、成果呈现形式等提出优化建议,帮助团队完善项目体系,提升创新性与针对性。

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结项答辩会的顺利举行,不仅系统总结了学院社会实践工作的成效,更为学子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。通过实践与答辩的双重历练,地科青年将进一步提升了实践能力与综合素养。
未来,学院将继续以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,引导更多学生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,产出更多有温度、有深度的实践成果,为国家防灾减灾事业与地方发展贡献青春力量。相信在青春力量的助力下,基层防灾救灾能力和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将不断提升,为筑牢安全防线和乡村振兴计划奠定坚实基础。